台灣中小企業應避逸的8個財務迷思-封面1

林明樟:台灣中小企業應避免的8個財務迷思

More detail

林明樟:台灣中小企業應避免的8個財務迷思

在經歷疫情後,中小企業面臨著升息和景氣趨緩的雙重打擊,甚至公股銀行也對企業倒帳潮發出警示。希望種子國際創辦人、同時也是知名財報課程「超級數字力」講師林明樟,將財務數據翻譯成易懂的語言,為台灣中小企業列舉最常犯的 8 個財務迷思,以提升企業的韌性並實現持續獲利。

「超級數字力」財報課程深受企業界歡迎,已培訓超過4萬名學員,包括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菁英和企業家。林明樟受訪時表示,「按照2022年台灣中小企業白皮書,台灣有154萬家都是中小企業,全台灣有1100萬人口的就業機會,中小企業就扛了780萬的就業機會!中小企業扛了這麼多社會責任,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,我覺得很可惜,希望財務思維能夠幫助他們。」

林明樟表示在過去12年大約幫助了 500 家企業,同時發現大家都有共同的 8個財務迷思。以下列舉中小企業老闆最常犯的財務迷思。

一、 營收比例過於集中

很多中小企業覺得只要有營收就好,但這個營收可能是毒蘋果。中小企業常見營收比例太過於集中,公司只有一、二個客戶,萬一某天客戶砍單、不再採購,公司會不會出事?

林明樟說明,營收的計算方式是客戶總數 x 客戶購買金額 x 客戶購買次數。中小企業在執行客戶專案前,記得先確認以下三點:

  • 市場夠不夠大?
  • 市場帶來的毛利夠不夠?
  • 能不能養活公司團隊?

老闆千萬不要以為營收高就是好事,萬一帶來的收入沒有利潤,其實是做白工!因為中小企業人才很少,包含資金、時間、資源、設備都比大公司少很多,所以一定要審慎運用資產、有限的資源。

二、毛利率太低

毛利率代表「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」,如果毛利率不到3%,很難養活團隊,除非規模夠大。但倘若景氣一波動、原物料微幅調漲或者通貨膨脹,馬上就把1%或2%毛利率吃掉。所以永遠要記得毛利率正常情況,低於10% 就應該要思考是否要轉行,因為有出現轉行意識,可以慢慢移轉、調整,而不是等到景氣出現問題才轉行,公司營運會很危險。一定要看每一筆訂單,每一個客戶毛利率合不合理,如不合理應果斷拒絕。

三、借貸錯誤

借錢等於負債,負債通常來自於兩個大問題:

  1. 借太多。借越多,財務結構就會很危險,若銀行借款合約到期時不再續借,就可能很慘。
  2. 借錯錢。正常要以長支長、以短支短,長期的機器設備資金就應該拿長期的資金。比如公司債是和銀行進行三年、五年、十年這類型的長期負債才對,但許多老闆為了能購買機器設備,而向地下錢莊借錢或個人信用貸款去借錢,這件事情就容易出現財務高風險。

正常情況一定要短對短、長對長,千萬別因為借了太多錢而讓財務槓桿過高。

超級數字力每年舉辦回娘家活動,幫助學員回顧財務思維


 

四、 手上現金太少

公司現金最好要佔總資產的25%,最少不低於10%。這部分的現金很重要,是平常要用來支付團隊的銷、管、研、折舊、分期攤銷費用、個人食衣住行、供應商的成本、料工費等等。沒有現金,就算營收再高,公司都可能會立即倒閉!

五、 應收帳款準時取回

通常大企業會要求合作夥伴配合月結60天、90天、120天,這過程代表中小企業拿不到這筆營收,還需要自己墊錢先支付各種成本。礙於整體現況、產業常態,中小企業老闆通常要配合月結天數。

林明樟提醒,記得月結天數到期就派業務去收應收帳款,該收錢就該收,賣出去就應該收到現金。應收帳款等同現金,記得要定期取回,並透過內部週會、月會將此項目「應收帳款收款狀況」納入,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應收帳款準時取回。

六、 存貨適度就好

存貨分為三種:原物料,半成品、成品。公司通常先進行採購,加工製造後成為商品或服務來販售,因此存貨等同現金。但萬一存貨銷售不如預期,就會造成現金流出問題。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存貨越多越好。每一種存貨都有到期日及生命週期,時間到了就不值錢了。除非是金銀銅鐵原物料,但即使是原物料也要留意會有市場波動的風險。

如何判斷存貨是否適度?通常照營收一定的百分比,有些產業需要 50% 的存貨,企業主一定要依產業生態思考存貨和營收的分配。

林明樟為企業解惑財務難題,每年舉辦學員回娘家活動聯繫情誼


 

七、 資產比例過高

有時中小企業會誤判,以為景氣很好,所以借了很多的錢,使用短期的資金去買很多機械設備、廠房,以短支長。買進來才發現設備稼動率使用率可能只有5%,這時就變成重資產行業,設備很多但帶來的營收又很少,變成需一直支付利息、支出過高。林明樟強調,資產適度就好、量力而為,莫忘本業!

八、 現金流量

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(Operating Cash Flow,OCF)是公司透過本業營運獲得的實際現金紀錄,可以確定真的有現金流入,而不是只有應收帳款。林明樟提醒中小企業老闆,不能只單一注意銀行存摺,存摺內的金額可能涵蓋預收貨款,也代表負債,只看帳上金額可能會因為疏忽以為現金很足夠,而又買了更多存貨,形成資產比過高而導致負債。

以上八項,是林明樟過去十多年來、幫助了四、五百家中小企業老闆,所整理出最常犯的財務迷思,希望能幫助企業主擁有健康財務體質,跟景氣循環比氣長,專注本業,打贏在產業競爭的每一仗!

 

原文連結 @商周

#超級數字力

#MJ的財務思維

#一生都受用的財務思維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