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re detail
營收卡關?MJ拓學院「超級業務力」提供系統化解法

「銷售是企業的前線感知系統。」林明樟在〈業務即戰篇〉論壇分享,吸引逾百位企業主與高階主管參與現場。 拓學院/提供
業務,不再只是賣東西的人
林明樟累積 30 年第一線業務實戰經驗,他觀察到,當市場環境快速變動,單靠價格與話術已無法有效應對客戶需求,企業也難以突破業績瓶頸。
「工具可以複製,但人帶來的洞察與選擇,才是真正關鍵。」他認為,具備戰略視野與提問能力的業務,不只負責成交,更是企業在不確定中找出方向的前哨。
在 2025 年拓學院主辦的〈業務即戰篇〉論壇中,林明樟分享,業務人員應具備宏觀洞察能力,包括供應鏈轉移、關稅政策與資本流向,現場吸引百位企業主和高階主管參與。他設計一場模擬交易遊戲,示警短視風險:當業務一味追求單次成交與利潤,企業將流失長期信任與品牌價值。
他以自創保健品牌 GA 黃金甲為例指出,要從「冷流量」轉為「鐵粉」,關鍵在於每一次與客戶互動,是否有效縮短心理距離。從處理客訴的經驗更證明,真誠互動足以將危機轉化為品牌忠誠。
林明樟將這套實戰經驗系統化為可操作的方法論,包含提問模型 ASK、客戶心理六階段與銷售飛輪設計,協助企業建立穩定的長尾價值。
透過縱橫交錯的產業視角,林明樟設計「MJ 全產業銷售地圖 2025」,協助業務團隊從市場洞察到策略布局,一次建構。 拓學院/提供
系統勝於奇蹟,打造可複製的銷售邏輯
真正穩定的業績成長來自可拆解的邏輯與架構,而非倚賴個人經驗或明星業務。林明樟將業績結構拆解為三個乘數:客戶總數 × 購買金額 × 購買次數,並透過顧客語言資料庫與產業生態圖,協助團隊精準掌握信任與對話節奏。
在組織內部,他則從「文化重構」著手,重塑成員的角色認同與任務視角。「銷售最難的變量是人,但最強的槓桿也是人。」
這套系統化方法,就是林明樟推動的「銷售飛輪」系統,透過客戶關係的層層深化,持續累積信任與黏著度,讓每一次互動都成為下一張訂單的加速器。
從業績卡關到系統破關,實戰營「超級業務力」給解法
林明樟在〈業務即戰力〉論壇的分享,引發現場熱烈迴響。洞察到企業共通困境,拓學院經過縝密規劃與精心設計,推出由林明樟帶領的「超級業務力」銷售升級實戰營,協助企業真正可落地、可複製的思維戰略。
課程採三階段設計,搭配專屬「銷售升級工具包」,從成交盲點拆解、業績飛輪設計到現場陪跑實作,針對營收停滯、價格競爭與顧客關係鬆動等痛點,提供系統化解方。
林明樟強調,這堂課需要至少兩位企業核心成員共同參與,才能讓觀念同步、策略落地,將銷售從仰賴經驗,轉為靠系統穩定推進下一張訂單。